【經濟寒流】「短期不加碼寬鬆」 官媒為本月降準預期降溫

國情動向

發布時間: 2019/04/15 11:10

最後更新: 2019/04/15 12:33

分享:

分享:

  • 經濟參考報:數據好轉意味著中國經濟回穩
  • 證券日報:勿指望降準能醫百病
  • 本月降準可能性減,或延至6月

官媒今日為人行短期内降準預期「降溫」,新華社旗下《經濟參考報》刊文表示,今年以來中國重要金融數據好轉,顯示人行實施的寬鬆貨幣政策慢慢現效,也意味著短期人行不會推出更強力的貨幣寬鬆政策,如降準。《證券日報》則指出,指望降準包治百病不切實際。

《經濟參考報》指出,若從企業貸款結構看,無論是3月還是第一季整體數據,新增企業貸款都優於去年同期,也優於近5年平均水準。同時,3月票據融資規模也顯著縮小,顯示信貸結構已改善,資金流向開始導入對實體經濟有益的中長期投資。文章表示,數據好轉意味著中國經濟將隨之回穩,短期内人行或不會推出更強力貨幣寬鬆政策。

不過,報道指出由於外在環境變數仍多,如中美貿易談判、美國或引發的全球貿易戰,及歐洲政經局勢面臨的不確定性等,在綜合考量下,經濟基本面尚不足以讓中國目前寬鬆政策踩剎車,但彈性微調是一定有,而後續降準依然會是貨幣當局的政策可選項。

《證券日報》文章則強調,中國經濟面臨的下行壓力,需要方方面面的全力配合,指望降準包治百病不切實際。對於部分市場人士所持的「4月有不小流動性缺口」的理由,文章稱,截至4月12日,央行已連續暫停逆回購17個交易日,暫停理由從之前的「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處於較高水平」變為「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處於合理充裕水平」。

降準或延至6月

文章指出,降準與否要看實體經濟的需要,當降則降、毫不遲疑才是靈丹妙藥。與4月降準預期相比,文章似乎更傾向於支持6月降準的預期。文章稱,降準延至6月的預期表明了市場對今年一季度的經濟數據保持樂觀判斷,但出於對年中時點流動性壓力的習慣性擔憂,仍對降準給予較高期望。

之前市場有不少分析認為,人行將在4月降準,主要在於4月中國仍出現不小流動性缺口,因為4月為繳稅旺季,及市場將有人民幣3665億元的 MLF 即將到期。另外,民生銀行則認為,今年第一季總體經濟數據表現不錯,因此在4月17日MLF到期後,人行很可能會透過展期的方式釋出流動性而不是降準。

開啟hket App,閱讀全文
訂閱《香港經濟日報》電郵通訊
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,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
訂閱《香港經濟日報》電郵通訊
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,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